找到相关内容76篇,用时5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夷夏之辨与三教关系

    齐代则转移到政治优劣问题,即佛教和道教那一封建国家和社会更有利的问题,北朝的夷夏之争在细节上比南朝更加深入。南北朝以后,由于社会矛盾和三教关系的错综复杂,儒佛道三教之间夷夏之争的界线亦日益模糊。...有夷语;也好比船和车两种不同的交通工具,“虽舟车均于致远,而有川陆之节;佛道达乎齐化,而有夷夏之别。”就是说,承认佛道两同是圣教是的,好比船和车都能致远,问题在于,船和车的用处不同,一个在水上,...

    刘立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2078568.html
  • 玄中寺在中国净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检讨

    近世念佛之人不可不读之著作。   玄中寺在中日友好交流中的作用   与中国佛教昙鸾、道绰的态度不同,日本佛教净土二位祖师却是推崇备至,日本净土宗的创始者源空,立支那净土五祖,即是昙鸾、道绰、...后来为中日净土的友好往来作出毕生贡献的菅原惠庆长老。菅原惠庆长老怀着中国人民的真挚情意、净土祖庭的崇高敬意,从玄中寺带回一把红枣并种植在自己住持的东京运行寺,还把运行寺改名为“枣寺”。他为了使无尽...

    温金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1879202.html
  •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宗教

    的君主为佛教确立了主导的地位,抑制本势力,但本的力量是无法在一夜之间彻底消灭的。在吐蕃统治的敦煌,也出现了本的影响。此时敦煌的发愿文中出现了部分佛教徒采用本教仪轨的情况,其中包括“身帐”的发愿...这些作法在当时虽然受到一些佛教徒的抨击,但同样证明本敦煌有影响的事实。   祅教。祅教即琐罗亚斯德教,原为古波斯人查拉斯图拉所创立。此把日月星辰等视为最高善神之属神而加以崇拜,所以古代中国人以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5479250.html
  • “安于死而无愧”——朱熹生死智慧探微

    能获得某种生死态度,这一生死态度将主宰人们一生的行为,所以不可不深入地探究。   朱子在生死之理的问题上,首先反驳了佛道二人之生死问题的解释。释氏以“死”为人生死、死生不断轮回的中介,或人们往生...却常遭丧亲丧友之痛,晚年体弱多病且又受到残酷的政治迫害,由此,使朱子生命与死亡有着异常深刻的体认,并展开了深入的、积极的思想学术探讨,形成了卓越的生死智慧———理气论的自然主义生死观,略可分为:生死...

    郑晓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12579486.html
  • 中国佛学精神的中土文化之根

    ,这也反映了佛教与道教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最初被双方互相利用的需求所掩盖,但随着双方势力的增强就会日益显现出来,《理惑论》道教的批判,可说是拉开了此后长期的佛道二之争的序幕。   随着...面对儒、道两佛教的攻击,为“护持正法”、驳斥异教而编集的。《弘明集>>不仅搜集了大量颂佛护教之文,而且也保留了大量的反佛史料,为我们全面了解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三教关系中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8335396352.html
  • 中国佛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康居僧人康僧铠等前来洛阳译经传,特别是昙柯迦罗始传佛教戒律,在中土首创了授戒度僧的制度,以后中国佛教的发展影响很大。吴地佛教的兴盛,则是与大月支僧人支谦和康居僧人康僧会的译经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记集》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佛教经录,《弘明集》则是僧佑站在佛教的立场上,面对儒、道两佛教的攻击,为护持正法、驳斥异教而编集的,其中既搜集了大量颂佛护教的文章,也保存了一些反佛的史料,如范缜的《神灭论》等...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17485796901.html